行业知识服装企业遭遇新一轮危机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4日 点击数:116
行业知识服装企业遭遇新一轮危机
目前,在欧美经济欠佳、新兴市场通胀高企的外部环境下,外需已跌入冰点。而将服装行业拉入严冬的不止于此,国内高企的用工成本、变化莫测的原材料价格、无序的竞争、一路升值的人民币、居高不下的税费,当所有的不利因素交织在一起时,服装企业正遭遇着堪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新一轮危机。
“缝纫机没人要了,以前春节前大家都要提前行动,晚了就可能买不到,要预付现金,但现在没有人会主动去购买缝纫机,虽然可以分期付款。”宁波维科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胡雅莉用这样一个例子向记者说明了当下服装行业的生存境遇。“人少”,记者在第110届广交会上分头转了服装展区的几个展馆,参展商们都向记者表达了同样的感受。在传统出口重地欧美经济欠佳、新兴市场通胀高企的外部环境下,外需已跌入冰点。但将服装行业拉入严冬的不止于此,国内高企的用工成本、变化莫测的原材料价格、无序的竞争、一路升值的人民币、居高不下的税费,当所有的不利因素交织在一起时,服装企业正遭遇着堪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新一轮危机。广州工衣
萎靡的订单
“今年订单量萎缩了10%~20%。”江苏汇鸿国际纺织服装部业务经理钱杨向记者表示,汇鸿国际的服装产品专销美国市场,但目前美国市场的购买力实在不乐观。胡雅莉今年9月去纽约参加了一个展会,她在纽约的超市里发现,原本5件一包的袜子变成了3件一包。经济不景气,价签低的商品更容易引起消费者注意,3件一包的袜子比5件的好卖。
欧洲的状况并不比美国好,市场因欧债危机陷入低迷。
记者在广交会现场采访的多家服装企业人士都表示,今年的订单在持续萎缩,不但没有增加新的客户,老客户的订单量也大幅缩水。“有的客户去年采购30万美元,而今年只有9万美元。”胡雅莉说。还有服企人士表示,由于很多老客户大量库存压在手里,基本没有购买新品的意愿。
尽管海关统计的数字显示,今年1月~9月,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累计出口金额为1152.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3%,但数字背后价涨量不涨的因素明显。今年1月~8月,我国实际出口服装件数为196.22亿件,同比增长仅为1.8%。
钱杨分析说,2008年金融危机时美国进口萎缩,处于消化库存状态。2009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库存卖空,于是到了2010年5月出现了需求的井喷。在外商其时不断补充库存的背景下,中国国内服装生产企业便纷纷招兵买马,全国还出现了不少小工厂和家庭小作坊,尽管这其中许多人并不了解服装行业。多种因素导致当年国内服装产能有20%~30%的扩张,却不料赶上今年糟糕的外需形势,这也成为今年服企订单吃不饱的重要原因。广州工衣
比需求不足更加可怕的一个因素是,欧美客户大订单向东南亚转移的趋势愈演愈烈。大连一家羊绒企业的销售经理王彤向记者表示,去年就曾有一家合作5年多的日本大客户把一年几十万美元的订单转移到了孟加拉国,因为在那里制造成本更低,出口到日本、欧美地区也有着更低的关税。在记者采访中,数位服企人士都有着类似的遭遇。在需求不佳的状况下,客户更看重低廉的价格,尽管东南亚生产的产品品质未必有中国的好,但为了更低的价格,一些欧美企业宁愿转移订单。王彤告诉记者,目前转移的订单以大批量的低端产品为主。
上一篇:棉价暴跌全棉服装为何不便宜?
下一篇:行业关注9月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