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服装设计号型的现状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8日 点击数: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衣着得体则是人们对于美的最基本诉求。但即便是这一个小小的诉求,却也让消费者大伤脑筋。心仪的款式却没有合身的号码,长度合适的不修身,好不容易合身了,衣服不是太长就是太短,上衣姑且可以将就,不合身的裤子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购买服装时,导购员习惯问:“请问穿多大码的”,而遇到不合身的情况,商家又会以“版型就是如此”进行搪塞。作为普通消费者,“量身定做”似乎并不那么现实,大部分人都有这样一个困惑,买到合身的衣服怎么那么难?
让人迷惑的服装号型
消费者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将“尺码”作为判断服装大小的标准。其实,这是一个不甚严谨的表述。在服装行业的专业术语中,服装的大小的评判尺度为“号型”,而尺码则充其量只是其中的“号”而已。“号”指高度,以厘米表示人体的身高,是设计服装长度的依据;“型”指围度,以厘米表示人体胸围或腰围,是设计服装围度的依据。东莞厂服
对于服装企业而言,现有的服装号型标准由于制定较早,不够完备,覆盖范围的不足使得执行中产生空白,而不严谨性又容易在执行中被服装企业抓住漏洞。虽然近年来国家对男子、女子和儿童的号型标准分别做的修订,但这些标准都是提示性(informative)而非规范性(normative)的,服装企业在执行中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中国地域广泛,不同区域的人体比例差异很大,而国家标准中则没有体现。有些服装企业会根据所针对的市场来做相应的调整,比如会补充一些数据,增加一些型号,制定自己的企业标准;而另外一些企业,或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或由于策略上的不重视,没有在调查人体数据上下功夫,而是模仿其他的号型标注方法,模糊尺寸概念,如只标注S、M、L等。此举便利了企业生产,但给消费者带来了困扰。
崔女士最近就遭遇了这样一件烦心事,初为人母的她还沉浸在作为母亲的骄傲和幸福中,但却不得不为孩子周岁时的服装大费脑筋。按习俗宝宝周岁的衣服理应婆婆购买,但婆媳在孩子究竟该穿多大衣服上出现了沟通障碍。由于相隔较远,两人只能在电话中沟通。但就是这个简单的沟通,让崔女士头疼不已。她报的是一种号型体系的数据,但婆婆买回来的却是另外一套体系的尺码。双方通过视频、亲量尺寸等“非常规手段”进行比较,忙得不亦乐乎。毕竟孩子周岁是件大事,丝毫马虎不得。无奈之下,崔女士只好按照孩子的身高和体型,亲自给宝宝买了一套合体的衣服。花了冤枉钱不说,就此浪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崔女士深感无奈。
不仅号型标准混乱,有部分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甚至故意乱标、错标号型。比如,部分女装厂家为了迎合女性消费者对苗条身型的追求,刻意将服装调小一号,将中号标注成小号出售。消费者的爱美之心得到了满足,而厂商也赚得个盆满钵盈。而对于部分高端面料服装而言,比如皮衣,消费者在潜意识中认为,同样的价位,使用的材料越多越划算。换言之,越大号的材料越足。针对这种情况,有的企业则故意标大一号。相比前述号型市场的不规范而言,这些行为则是人为地扰乱了号型体系。
服装号型的统一路在何方?
早在本世纪初,服装号型就开始作为一个争议话题而不断被人提起。十年已过,似乎我们仍然停留在原地。原有的号型格局依然混乱,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放开,欧码、美码、英码等其他号型体系的引入更加剧了这一情况。尽管遇到企业的阻力以及市场本身的制约,但服装号型的统一仍势在必行。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从政策上和企业自身两方面共同努力。
首先,增强相关国标的宣传和普及。即便是作为指导性标准,服装号型的相关标准也必须为更多的使用者更便利地获得。笔者在构思本篇文章时,曾多次试图上网寻找GB/T1335.1标准的原始文件,几费周折终于找到。一份国家标准的可及性,从某一个侧面反映出指定此标准的机构对标准执行的决心和重视程度。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标准的宣传,进而让更多的企业,更多的消费者树立起对服装号型的正确认识,促进国家标准在政策面上的推广。东莞厂服
其次,加强对服装企业的引导和培训。服装号型的混乱现状,究其根源,是企业没有从自身树立“消费者需求至上”的观念,其服装号型的制定并没有考虑消费者的切实需求和困惑。服装号型的混乱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其产生的根源已经根深蒂固,要想从根本上整顿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也需要行业自下而上的回应。尤其是在开放竞争的环境下,不管是走 出国 门在国际市场上摧城拔寨,还是在国内市场上固守阵地,唯有从每一个细节上注重消费者的感受,企业才能赢得自己的地位。而市场都有一定的自发性,需要政府进一步引导和调节。这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协作。
第三,继续进行考察和调研,待时机成熟时将其上升为强制性标准。与国际接轨是服装号型标准完善的大方向,其指导性对服装行业提升自我软实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言而喻。但有感于国内号型市场的混乱以及长时间累积的企业惯性和惰性,此标准亟待上升为强制性标准。此举可以从制度上根除服装企业在制定号型标准时的“本位主义”,将没有能力或不情愿采取统一国标的企业拒之门外,进而从整体上提升国内服装行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第四,企业应加强自身努力,积极适应市场变化。“打铁还需自身硬”,采用自身号型体系虽可满足一时之需,但并非长久之计。唯有积极主动顺应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企业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被“边缘化”的服装号型标准
任何一套国家标准,从调研、起草、定稿再到后续的修订、校正,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新修订的服装号型国家标准考虑了时代要求,并以一种更直观的方式对服装号型进行的规范。但为何这样一个初衷为规范市场、服务消费者的标准,却没有受到市场的广泛重视?
目前服装行业中,GB/T1335《服装号型标准》的执行情况不容乐观。外销服装大多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生产,由于GB/T1335并非强制标准,内销服装的号型则更加五花八门。
即墨服装批发市场“唯美”服饰展销中心的赵先生也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目前国内服装号型比较混乱,除少数大品牌外,多数服装都以“S、M、L、XL”这样的模糊概念标注号型,而消费者更青睐国标号型,因为更加直观和精确。现有的尺码太笼统,反映不出人的胖瘦差别。作为服装批发零售商,赵先生比较赞成将号型标准强制统一,但是他认为执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上装比较容易执行,但对于舒适度要求更高的裤装而言,不管是制定还是执行,都相对比较麻烦。另外他还指出,如果严格依照统一的号型标准生产,厂家的风险或者零售的库存风险就会增加,这也是众多服装企业情愿选择自行制定或借鉴更为宽松的标准,而放弃国家标准的原因。东莞厂服
因市场自发而引起的号型体系混乱尚可理解,但有了现行标准却被束之高阁,则实在令人惋惜。另外一个原因是消费者对整个号型体系缺乏深入了解,在面对不同的号型体系时,自己也是一头雾水,只能被动地去适应,并且通过自己的经验进行甄别。消费者对号型诉求的不强硬,也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企业自成体系,进而制约了号型国家标准的推广。
上一篇:企业员工的着装选择要点
下一篇:白领工作服审美效果颜色要合理